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荐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书馆 > 读者服务 > 荐读

2017年诺贝尔奖花落谁家
信息来源: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7-10-17    浏览次数:1117

2017诺贝尔奖花落谁家

生理学或医学奖

上图来自诺贝尔奖官网

下图:2013年,这三位科学家在香港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资料图)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2日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这三位美国科学家从果蝇中分离出一种能够控制昼夜节律的基因,由此逐步揭秘了生物钟的奥秘。

罗斯巴什:“我为果蝇感到高兴”

73岁的迈克尔·罗斯巴什说:“我特别高兴,为这个领域感到高兴,为果蝇感到高兴。”

罗斯巴什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1970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3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做博士后。自1974年起,他一直任职于美国布兰代斯大学。1982年,他开始针对生物钟的相关研究。

霍尔:“这些有趣的小生物”

“它们其实是非常复杂的生物体,其构造精密而有趣。”杰弗里此前接受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采访时说,他坦言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爱上了果蝇”。

霍尔194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1年从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至1973年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1974年加入布兰代斯大学。2002年起,他开始在缅因大学任教。那是时他住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每天骑着哈雷摩托车去上班,他说这除了能往返160多公里体验荒野,还能在集中精力驾车时暂时抛掉实验室的烦恼。

扬:“达尔文的启示”

1949年出生于美国迈阿密。“我十二三岁的时候,父母给我买了一本讲达尔文进化论的书,当中有关于生物钟如何控制花儿开放和鸟儿、昆虫迁徙的描述,并提到这一机制还是个谜。”扬在获得2013年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时回忆道。自家后院里一株白天闭合、晚上绽放的花朵更让他决定探索其中的奥秘。1975年,扬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8年起,他任职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1983年扬的研究小组在洛克菲勒大学进行了一项试验,观察由于基因突变而作息紊乱的果蝇。(彭茜、李骥志)

物理学奖

上图来自诺贝尔奖官网

下图分别为: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资料图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雷纳·韦斯、另一半授予基普·索恩巴里·巴里什以表彰他们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贡献,三人都工作在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于20世纪90年代在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和华盛顿州汉福德各建造了一个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它的发现是物理学界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黑洞、中子星等天体在碰撞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引力波。100年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广义相对论的其他预言如光线的弯曲、水星近日点进动以及引力红移效应都已获证实,唯有引力波一直徘徊在科学家的“视线”之外。

基普·索恩  1940年6月1日出生在美国犹他州的洛根市,现年77岁。他于1962年获得加州理工的学士学位,在1965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1967年索恩回到加州理工被聘任为副教授,三年后晋升为理论物理的教授。

雷纳·韦斯  1932年9月29日在德国柏林出生,现年85岁。为了躲避政治动荡,一家在1932年末搬家到布拉格,后在1938年搬家到美国,他在195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士学位和196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他于1960年至1962年执教于美国塔夫斯大学,1962-1964年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后学者,后于1964年加入麻省理工任教。

巴里·巴里什  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现年81岁。1957年获得物理学学士,1962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实验高能物理的博士学位。1963年他加入加州理工。巴里什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委员会批准资助该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创建了LIGO的科学合作组织。(张骜)

化学奖

上图来自诺贝尔奖官网

下图为别为瑞士科学家雅克·杜博歇、美国科学家约阿希姆·弗兰克以及英国科学家理查德·亨德森(资料图)

英国科学家理查德·亨德森美国科学家约阿希姆·弗兰克瑞士科学家雅克·杜博歇凭借在冷冻显微术领域的贡献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 

把有趣的是事做好会有回报

“我一直觉得如果你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好了,那么在某个阶段你就会因为做你喜欢的事情而获得很好的回报。”英国剑桥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亨德森几年前的预言今天应验了。亨德森生于1945年,作为电子显微镜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他也是个生物物理学家。亨德森在20世纪90年代改进了传统电子显微镜,取得了原子级分辨率的图像。人们因此得以看到极其微观层面的世界。

多学一门技术可能出大招

77岁的德裔美国科学家弗兰克如今是哥伦比亚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他的主要贡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发了一种图像合成算法,能将电子显微镜模糊地二维图像合成清晰的三维图像。

弗兰克的物理学背景深厚。在德国的大学里,他研究的是熔点下的金的电子衍射,读博士时,接触了X射线晶体学,并师从德国著名的电子显微学家霍佩博士,由此接触到了电子显微镜。1970年弗兰克在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获得了资助前往美国最好的几个实验室游学两年。几年后又定居美国。

再科学的人生也需要一点哲学

75岁的瑞士洛桑大学荣誉教授雅克·杜博歇在样本制作方面有开创性贡献。20世纪80年代,杜博歇发明了迅速将液体水冷冻成玻璃态以使生物分子保持自然形态的技术。杜博歇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堪称“哲人”。他在一篇题为《教科学家成为公民》的文章中写道:“成为一名好科学家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公民更难”,“成为一名好的公民生物学家需要一点哲学和历史,加上一些经济学和法律知识”。(杨骏、李骥志、张家伟)

文学奖

上图来自诺贝尔奖官网

下图为 石黑一雄(资料图)

瑞典文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作家石黑一雄。石黑一雄1954年生于日本长崎,六岁时随家人移居英国,先后毕业于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并于1982年获得英国国籍。石黑一雄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于1989年获得布克奖。石黑一雄与奈保尔、拉什迪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石黑一雄早年的爱好是音乐,从15岁开始写歌。后来虽然在兴趣上由音乐转向小说创作,但石黑一雄仍表示:“我一直把自己看做是一位音乐人。”他将自己每一部作品都视为一首“长版本的歌曲”。石黑一雄从29岁开始写作至今,一共出版了《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留痕》、《无可慰藉》、《我辈孤雏》、《别让我走》、《被掩埋的巨人》共7部长篇小说,以及一部短篇小说集《小夜曲》。石黑一雄虽几乎不会日语,是一位英语写作作者,但他对日本文化背景有很深的情感。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远山淡影》讲述了一对在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后饱受磨难的母女,始终走不出战乱带来的阴影的悲情故事。《长日留痕》是奠定石黑一雄在英语文学界地位的作品,这部作品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英国为叙事背景,通过一名英国男管家史蒂文斯的六天驾车旅行,展现了英国中上层社会生活,延续了他反思战争的主题,石黑一雄也凭此书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成长)

和平奖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0月6日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CAN)颁奖词称,“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多年来致力于说服世界各国政府,使他们承诺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合作,推动对核武器的批判、限制和禁止,并作为民间社会组织的代表,引领了旨在实现在国际法框架下禁止核武器的运动。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官网介绍称,该组织是一个由超过100个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组成的联合体,最早在澳大利亚起步。目前,该组织主要依靠捐款维持运转。“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十年来致力于让原子弹走入历史。该组织的最新成果是推动了《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成立。

【综合环球网、新华社客户端、《北京晚报》、《广州日报》】

 

上一篇:中国高铁后年即将直通美国!震撼世界!!

下一篇:习近平夯实“中国根基”



学院概况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城市学院网络中心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Jilin Cit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brary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凯旋北路7666号( 新光复路市场北3公里)

联系方式:E-mail:815260858@qq.com   125598026@qq.com
     q    q:815260858   12559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