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后,习近平对中国经济给出8大论断
王坎 杨丽娟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十九大后的首次,明年又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将如何踏上新征程?有哪些新作为?人民日报客户端梳理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的8大论断,带你提前了解中国经济未来布局。
1、中国经济将长期向好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前景是光明的。”
——11月9日,习近平同特朗普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对话会闭幕式并致辞
“中国经济具有长期向好的光明前景,有基础、有条件、有动力实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习近平致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的贺信
十九大后,习近平两次向外界传达了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坚定信心。
2、稳中求进总基调仍要长期坚持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
——12月8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
稳中求进,是5年来中国经济运行的主基调。2018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发展任务艰巨、情况复杂,更需要冷静地看大局、明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3、中国改革将领域更广、举措更多、力度更强
“明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的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强。”
——11月10日,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范畴,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展示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
4、中国开放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11月9日,习近平同特朗普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对话会闭幕式并致辞
在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今天,习近平的这份表态无疑给全世界吃下“定心丸”。
5、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
“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
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
——12月12日,习近平在江苏徐州市考察,来到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亲切看望职工代表
十九大后首次调研,习近平就来到制造业企业,为实体经济加油打气,彰显了对于实体经济的高度重视。
6、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12月8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
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数字经济不断创造新的可能,世界也因此认识一个全新的中国。12月4日,麦肯锡发布中国数字经济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商务和数字支付已经领先全球;未来中国数字化将引领全球。
7、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10月30日,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
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让世界分享到发展红利。以旅游为例,泰国、韩国等国家每年吸引上百万中国游客,以人均消费1000美元计算,这些国家每年都可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旅游收入。
8、欢迎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让更多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11月10日,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既有真诚态度,也有具体行动。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
【人民日报客户端 12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