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 获“江苏大工匠”称号
19岁技校生拿下副高职称
—熊颖琪
去年10月,19岁的江苏常州技师学院4年级学生宋彪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得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并获得大赛最高奖阿尔伯特· 维达尔奖。据了解,这是中国选手首次获得该项大奖。今年1月5日,宋彪又获得了“江苏大工匠”称号,同时被认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2017年江苏省首次启动“技能大奖”评选工作,原本预设10个“江苏大工匠”和94个“江苏工匠”席位。通常情况下,需要经单位推荐程序、人事隶属关系推荐、省市两级评选产生。而宋彪则是破格获此殊荣。
第一次焊接险让自己留疤
问:你初中毕业后为什么读技师学院?
宋彪:2014年,我16岁,当时中考成绩一般,所以进不了特别好的高中。我觉得上技校也蛮好的,学好一门技能也能成才,也能养活家人。我爸就是搞机械的,母亲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他们把我顺利养大,让我觉得这也是个出路。
问:为什么会选择机械工程系的磨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宋彪:这个专业的学生一般出来可以当磨具设计师,不一定非得动手上机床生产。我爸爸做过与磨具相关的工作,我从小跟着他也有一些接触,觉得挺有意思的,也自信对这个行当有些了解。因为喜欢,我平时也会多花些时间守在车间琢磨产品设计,每每取得一点进步都很有成就感。
问:此次参加国际大赛涉及钳工、焊工、车工等技能,过去都有涉及吗?
宋彪:这次比赛涉及的技能很多,比如钳工、焊工、车工、电工、计算机编程、工业装配等。其中大部分内容在我之前的课程和实践中都有学到,但焊接还没有学过,它被安排在我专业课程的后期阶段。我一边自学,老师一边给我开小灶。
问:你都怎么训练?
宋彪:一有空,我就待在学校车间。比赛涉及的每一个项目我都要反复练习。特别是焊接,我每天都要练习,要培养肌肉记忆。但每次时间又不能太长,超过一两个小时,肌肉疲劳动作就会变形,也会损害肌肉记忆。
2016年的暑假,我第一次接触焊接,由于没有经验只带了面罩,辐射光辐射到了脖子,导致辐射伤害。后来及时抹药,才不至于留疤。
最后的决赛特别紧张
问:一轮轮成功晋级,是不是也算有惊无险?
宋彪:我经历的考验恐怕不止比赛本身。在全国赛前两天,我突然因腹痛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要手术。我当时心情很差,觉得走到这一步,竟然要以这样的方式退赛,太遗憾了。好在第二天确诊是肠胃痉挛,只是因为紧张和贪凉导致,吃药后好了很多,我才松了口气。
后来在参加国际比赛的时候,我参加的工业机械装调项目从此前的赛前三到六个月公布题目变成了仅提前两天公布,这大大缩减了我们备考的时间。不过我第一次参赛,之前对这个规则也不是特别了解,一切都做好了临场准备,所以冲击也不是特别大。
问:最后的决赛过程中,一切都顺利吗?
宋彪:国际比赛共有4天,按日程安排最后一天有3小时,但是我到场后却被通知仅剩2个半小时,至于什么原因我现在都不知道。
当时我在休息室特别紧张,最后一天的任务是组装并实现预设的功能,如果这一步我完成不了,之前的细节再完美都前功尽弃。最后我赶紧调整了操作方式,终于按时完成了组装。此外,比赛中接触的铣床和之前在训练中使用的设备不太一样,操作起来有点小问题,我也是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摸索。
目前,常州技师学院为宋彪提供了赴德国留学一年的机会,他将在那边努力考取具有国际效力的德国工商业联合会(IHK)职业资格认证。
【《北京青年报》1月10日】
|